启东退休干部钱瑞斌:捡起散落民间的“珍宝”
发布时间:2019-12-27 字体:[ 大 中 小 ]
今年77岁的钱瑞斌家住近海镇塘芦港村,在退休后的近20年里,醉心于沙地习俗和民间故事的搜集、整理,形成文字资料10多万字,68篇作品发表于中外杂志上,出版了23万字的《沙地习俗》,民间文艺通讯曾获全国三等奖,民间文学故事曾获省三等奖。他获得南通市民文协会民间文学“薪火传人”荣誉证书,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吸收为会员。“我就像是在沙里淘金。民间故事像一颗颗散落的珍宝,我有责任把它们捡起来,让它们重新焕发光彩。”钱瑞斌说。
搜集民间故事,需要做个有心人。在钱瑞斌的口袋里,一张纸和一支笔是必不可少的。无论是干活、乘车,还是在用餐、谈家常,只要听到有人讲故事,他就会记下来,并进一步挖掘。去年,钱瑞斌听说附近村民施亚兰有一个关于石狮子故事,他第二天便起了个大早,自费买了礼品,骑着电动自行车,直奔施亚兰家,听她讲述石狮子的故事。此前,钱瑞斌在一次文化研讨会上,也听到过一个不一样的石狮子故事,他取长补短,将两则故事整理后,取名《石狮灵性》,告诫人们世间万物皆有灵,人要有敬畏之心。
20年间,钱瑞斌去偏僻的海边渔家采风,一走就是一天,有时遇到倾盆大雨,他就躲在桥洞里。遇到特别会讲故事的老人,他满心欢喜地边听边记;遇到难以沟通的人,他始终保持着耐心,一次次地登门拜访;他还专门到路边小店、办红白喜事的地方去“捡”故事,在与村民的聊天中搜集故事。
最近两年,钱瑞斌重点搜集红色经典故事。去年10月,钱瑞斌听退休干部盛雪祥讲起曹锡范抗日的故事。曹锡范是近海镇人,1941年参加革命,敌军下乡扫荡扬言要活捉曹锡范。曹锡范曾说:“哪怕是‘小头爿’拎在手里,也要跟小鬼子拼到底。”后因汉奸出卖,曹锡范不幸被捕牺牲,年仅24岁。钱瑞斌说,这样的红色故事,如果没有人去挖掘整理,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,也将逐渐消失。所以,用文字资料的形式把它们保存下来,让革命烈士的精神一代代地传承下去,是应尽的责任。
2017年,钱瑞斌编著的《沙地民俗》作为《江海文化丛书》之一,正式出版。钱瑞斌在书中通过对江海文化的深入研究,将其中一部分能反映江海文化特征、反映其优秀传统及人文精神的内容和成果作了系统整理。从国内刊物到国外刊物,钱瑞斌的作品发表的空间不断拓展,他一辈子致力于讲述沙地故事,让更多人感知沙地文化,理解沙地文化,从而更好地传承沙地文化。
“祖辈留下的故事,要一代代传承下去。”钱瑞斌退休后更忙了,他的忙都和故事有关。目前,钱瑞斌的《盘古王造日月》的故事,被作为带头篇收进了《中国民间故事集成·江苏卷》,另一篇《女娲娘娘炼冰补天》的故事,作为带头篇收进了《江苏文学五十年·民间文学卷》,他在美国中文期刊《世界日报》陆续推出了1万多字的作品。